從戰時財政看「首戰即終戰」:法國維琪政權的經驗

一直有在讀戰時財政的經濟學文獻,「首戰即終戰」對於侵略方不易實施,在於「侵略戰爭」包含了佔領的部份,如果不能找有效的佔領方法,打得雖快,但佔領(或善後)得慢,時間一拖反而非常花錢,美國近年的戰爭差不多這德性,轟得快,但善後非常貴,讓國會非常不耐煩。

而近代成功做到「首戰即終戰」大概就是納粹德國對法國了,如果讀戰史的書,就會從一戰德國的閃擊戰傳統開始談,或二戰初期德國時如何把坦克靈活用到戰爭當中,或是如何在後勤沒跟上時保持戰線推近等等,我看了不少,但軍史很少談到一個關鍵:德國的閃電戰最成功的是經濟面。

在二戰這場「首戰即終戰」的結果,是法國國內投降派佔了上風,納粹控制的「維琪政權」幫忙納粹管理法國,當中不只沒花到德國一文錢,甚至還把法國完整的工商業的產出,拿去支援了德國在歐洲的軍事行動,詳細的「榨取性財政」的分析刊登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7年的文章”How Occupied France Financed Its Own Exploitation in World War II”(AER version; NBER version)

就這篇文章分析:對納粹來說,這當然是好事。但法國的投降則使法國經濟付出了巨大的經濟代價,在被佔領的時期,大概有2成到5成的GDP被轉移到了德國,甚至比法國參予的諸多慘烈的戰爭所付出的還要多。除此之外,德國佔領了法國後,強迫法國貨幣大幅貶值,以便德軍能夠便宜的價格買進法國的產物(二戰前法國的人均GDP是比德國高的)

貨幣被扭曲後,維琪政權為了減少通膨壓力,能持續輸血給納粹德國,開始大量發行公債,法國的銀行被強迫購入大量的戰時公債,等於變相在吸存款人的血。另一方面,德國認為沒什麼道理保留法國的經濟,殺雞取卵,法國維琪政權開始更有效率的收取不合理的稅收。後來德國又想到另一種吸血的方法,要把法國人變成德國的產業的奴工。希特勒想到一個方法來榨取,他把200萬法國人關到集中營裡,再要求法國維琪如果要「贖回」一個集中營裡的法國人,便要上貢3名法國人來當forced labor。1943年,法國的集中營同被徵用的勞工加起來約140萬人。

按照模型估計,如果納粹沒有在1944年被盟軍擊垮的話,戰後維琪政府若存續,光是為了支付到1944年這段時間的榨取式債務,法國要增加30%的稅率並維持20年,法國人民每年的實質消費,光因為這些稅收負擔就會減少20%,如果不想收稅,那就只能濫發貨幣了。

而法國在19世紀乃善戰的國家。但沒有一場戰役讓那麼多法國人受盡苦難,也沒有哪一場戰役讓法國人花這麼錢。和平可貴,而投降派簽下的和平協議可以比和平本身更貴。

相較之下,二戰時的日本就是「首戰即終戰」的失敗者。這方面我自己有做研究,數據相對熟悉。二戰時的中華民國於大陸,是一個畸形經濟。六成的工業產出集中在上海,近500座發電廠有400餘座集中在上海附近,日本就是看中這一點,本來是準備跟蘇俄決戰的,但認為三月得以亡華,所以一路打到中國南方時的日本軍隊還穿著要在西伯利亞穿的棉衣,蔣介石幾乎把他受德式訓練的嫡系軍隊都賠進去了,但上海很快淪陷。當時國民政府投降派當然多,但出於許多明白的、不明白的因素,蔣介石決心全面抗戰,無止盡的戰爭開打了,日本光是佔領華中、華南就費了大量的經費(而日本榨取中國資源的統購制度,後來如何被毛澤東拿去搞大躍進,孔飛力提及,但細部我未研究。)

馬英九最喜歡的Rana Mitter說重慶政府最大的貢獻是讓150萬的日本帝國陸軍深陷在中國戰場,當然很多研究軍史的不認同,但我想至少以財政的角度來說,打中華民國讓日本打到快破產倒是非常確切,日本財政持續惡化,而考慮到這一點,的確是開戰時讓蔣中正、翁文灝這些人願意把頭洗下去的因素(有很多本當時談經濟戰的小書,值得一看。)至少可以確定是抗戰讓日本付出了代價。也就是說,要讓侵略國達到「首戰即終戰」,能否直接利用被侵略國的物資來佔領該國,甚至補貼回侵略戰爭本身,是最重要的財政考量,為此,侵略國會超前部署,爭取被侵略國裡能配合榨取的「投降派」官僚,其最關鍵的前哨戰,有如納粹德國長期跟法國(還有美國!)政界、學界接觸,日本一直想找失意的軍閥出山,或跟國民黨要人接觸,最後釣到了汪精衛。

說到底,寫到這,只強調兩個重點,第一,就是「首戰即終戰」在戰爭上對於侵略國的划算,大底跟被侵略國多願意配合榨取有關,有多多官員願意當敵國同路人?這是侵略國的第一個問題。二,就是出乎大家意料的,對被侵略國來說,有時候和平協議本身比反抗本身的代價還要高昂,尤其當對方吃定你不會反抗的時候。我們也可以斥責蔣介石抗戰,為何不把華北、華中、華南都切給日本就好了?但我想那些認為蔣介石是民族英雄的人,真的要回頭去想想什麼是「抗戰精神」,特別是當蔣介石要在「被蠶食」跟「跟鯨吞」兩種困境做出選擇。

--

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