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記:英國的工業革命餘輝-聯合王國的製造業衰退
今天活在多數臺灣人眼裡的英國還是當年那個大英帝國。臺灣人談什麼制度跟政策,仍常有「師法英吉利」的味道在,但這裡所想像的英國,跟現在實際上運轉的聯合王國有段不小的距離。
去年聯合王國(UK,我以下簡稱英國…雖然有點不正確),因為疫情的關係,經濟大幅衰退,2020年的人均名目GDP跌了9.9個百分點。附圖是我用世界銀行的資料繪製的英國人均GDP(PPP,已經考慮了物價,以2017國際元計)。目前估計最快要明年才能恢復到2020年的經濟水準。
如果我們想在英國的經濟史上,找到超越2020年規模的跌幅,得回到1710年。這年是什麼時候?蘇格蘭有名的哲學家David Hume是1711年出生。在中國,乾隆也是在1711出生。此時相距英國工業革命的1760年代,還早了半世紀。英國自從工業革命以來,罕見這種大規模的衰退。
在工業革命盛世,「英格蘭製造」傾銷歐洲跟各個殖民地,英國各項工業實力,在世界長期保持頂尖,雖然二戰後漸漸不再是當年老大哥的規模,但各項製造業,仍然把持著世界的頂尖技術。
在1948年時,製造業仍然站了英國產出的一半左右,不過到了2010年代,製造業已減少到了13–15%左右。(香港更厲害,1980–1990便直接去工業化一半)。今天大概剩10%。在圖中的1990–2008的經濟成長期,主要由服務業(像金融業)帶動的成長,但製造業產出仍保持增加。不過,製造業的產值尖峰就維持在2007年。從2008海嘯後,就連產出都逐漸的去工業化。
英國在2008金融海嘯的經濟表現則相當詭異,一方面被IMF認為是「高速起飛」,但也被英國人稱作「失落的十年」,這段時期帶動表現的,仍然是服務業。這幾年在英磅放貶的情況下,於疫情前,英國的製造業有稍微回溫一下。
純以規模論,英國製造業在今天仍居世界上第九大(臺灣第十四,南韓第五,日本第二),現今英國然保持著最大份額的製造業,是交通工具/設備的製造業,許多英國工廠,仍有實力生產頂尖的汽車/飛機引擎,不過控制這些工廠的大廠商,早已被洗成外資(如福特)。至於英國其他曾經有名的產業:電子、化學、製藥,這幾年也是衰退的多,進步的少。
為什麼會有這現象?加入歐盟是英國人自己很愛講的因素,但根據許多研究,整體政策/制度條件變得不利製造業才是主因。
在金融上,從英國1980年代走向金融自由化以來(也就是大家愛講的「新自由主義時期」),製造業的資金成本不斷上升….如果銀行的資金可以拿去玩金融商品,遠比借錢給中小企業容易賺錢,銀行有什麼誘因去玩吃力不討好的工業信貸?眼下英格蘭銀行每一兩年就會哭說信用都沒有增長(No Credit Booming)。
英國的教育政策,不曉得怎麼搞的,也似乎使得英國的人力資本累積被稱作「低技術均衡狀態(low-skill equilibrium」 — -技術勞工跟工程師都相對缺乏。
英國經濟學者相當熱衷產業政策的討論,這幾年是越來越多 — -美國這兩年跟著加入了討論。不過我看了這些討論,總有一種感覺:正是工業革命當年來的「太自然」 — -所以英國這幾年才開始學習如何刻意地用政策去推動製造業。因為不是真的知道自己當年如何成功,也不容易再複製一次。
或許有人問:為何需要製造業?第一個是,顯然只依靠金融業的成長很容易受到世界景氣的影響,這也是新加坡的李顯龍,為何在李光耀還活著的時候,就開始增加新加坡的製造業比例 — -這當然非常刻意,絕非自然而然。
第二個原因則是,製造業始終是可以吸收大量技術人才就業的產業。去工業化之下,雖然失業率看起來沒有增加,但多數勞工的就業市場卻是朝向了「低技術、低附加價值」的方向惡化。吸納多數勞工的產業,薪資未有實質成長。
某方面來說,臺灣只有製造業當然是個問題。但問題可能更大的是,萬一臺灣失去了製造業,又沒有條件像英國跟香港一樣有條件當金融中心,那狀況恐怕只會比這裡談論的英國還嚴重許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