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去工業化為何是人類罕見的?

--

香港在十年內便幾乎消失的製造業是人類罕有的現像。原因一部份當然是中國。

香港是今日東亞唯一去工業化(沒有製造業)的經濟體。或許你想不到,香港曾經是臺灣經濟起飛時搞製造業的標竿。當臺灣的尹仲容還在說服國民黨內部要搞出口的時候,香港的紡織品早已傾銷美國等市場。在臺灣經濟起飛的時候,香港什麼都比我們快一步,更早比我們進入到新的產業,包括電子業。

香港自從跟中國經貿整合以來,香港經歷了人類曠古空前的去工業化過程。為了探索這一議題,我利用香港的資料,畫出了歷年香港製造業人口跟製造業廠商的變化,這資料相當不容易蒐集,因為今天香港的政府統計已經沒有專門的製造業報告了,所以我花了一些時日,輾轉從立法局的報告裡抄到這些統計數字。

第一張圖是香港製造業的勞工人口。在1985年,香港製造業差不多在其繁榮的尾聲,有約86萬名製造業勞工,到了1998年,不過13年的時間,製造業勞工剩26萬,近70%的製造業工作消失。這13年間,香港人口是正成長的。

第二張圖是香港製造業家數的變化,13年間約減少一半。趨勢較製造業就業人口平緩的原因,是有些製造業選擇根留香港,但還是去中國設分支機構。但無論留不留港,絕大多數的香港製造業的廠商都外流去中國了,改成聘用中國勞工了。什麼意思,就是那消失的製造業人口,是流到中國去。

但這對香港整體經濟來說,製造業外流的結果則是讓香港徹底服務業化,金融業的巨大發展,讓香港的人均GDP突破到了東亞新境界。但在產業外移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。

就香港的官方統計,1986年,就業人口約有35%在製造業,到了2011年時不到4%,但本該進製造業的人口沒辦法被金融業吸收到,因為金融業能吸納的人力有限,金融在1986年約佔6.4%的就業人口,至2011年也不過19.2%。「多出來」的就業人口就自然留到了酒樓、甜點店、跟燒臘館(請參考呂大樂,《香港模式:從現在式到過去式》的表6.3)

回頭說當年香港的製造業。跟臺灣一樣,香港的製造業的出口主力,是以中小企業為主的,接外國訂單、外包給國內其他廠商。出去自己創業的人還會跟老東家合作。看了過去的研究,發現曾經香港人覺得在工廠當工人是很有希望的一件事,因為「學滿了師」還可以出來自己創業,有自己一片天下。不過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。

跟臺灣不一樣,根據港督政府多次的調查,香港的製造業的金融來源,九成是自己的儲蓄。而在臺灣,製造業的金融來源,一度高達七成來自銀行。尤其臺灣在1980年代經建會發覺了電子業在金融上不易取得資金,而開始將電子業列入策略性工業,這是後話,不過一樣的電子業,在香港就得自己想辦法買設備了,在1980年代,匯豐銀行仍在做大買賣,你製造小小的零件的進不到大官人的眼裡。

為何香港去工業化是人類罕見呢?歐美不是也去工業化嗎?其實歐美的去工業化叫「就業去工業化(Employment Deindustrialization)」,但產出是逐年上升的,尤其在高科技的產業裡,歐美把持了關鍵技術。但香港不只就業去工業化,而是整碗被捧走,也遇到了「產出去工業化(Output Deindustrailization)」,今天看香港講要重拾製造業,但仔細看政府公布的製造業數據多少有點尷尬,因為有時候打字樓也硬被算到製造業裡,先不要談發展展高科技了吧。

香港那邊有人說這是香港昔日「積極不干預」的結果。但什麼是干預?中小企業不如炒房的富人,被銀行忽略了,政府幫中小企業叫干預嗎?政府持有土地算極為介入了吧,但港府昔日每年賣地,卻不願意蓋工業園區。不是不干預,而是愛有等差。

香港大規模的去製造業,總體數據上對香港是美好的。人均GDP臺灣永遠追不上。但對經濟結構的影響是深遠的,因為大部份的工作都變成服務中國人,舉凡金融到酒樓,沒有中國的消費者到香港來,香港活不下去的。這種大規模的去製造業對香港的社會影響自然很巨大,甚至是思想層面的鉅變,可惜研究很少,或今天的環境也不容易研究了。

作為結語,昔日的觀察者曾經相信香港「回歸」可以改變中國。這有沒有做到我不曉得。但無論如何,香港都被中國改變了。

資料來源:香港立法會

原文連結

相關文章:

香港金融中心 — 究竟香港的大銀行有什麼特殊的業務?

--

--